学院校园占地678.6亩,固定资产2.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4380余万元,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58人,专任教师638人,教授、副教授274人,博士5人,硕士135人,双师型教师102人。另外有10余位博士,48名大企业的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受聘于我院兼职教授。全日制在校生9879人,成人教育在校生2031人。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文法系、外语系、基础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等教学单位和三个研究所。开设了理、工、文、法、经济、管理类等32个高职专业和22个电大专业,并按不同的岗位(岗位群)要求设置了60多个专业方向。形成了布局合理,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充满活力的专业群体。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学术科研蔚然成风,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机电一体化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高职高专示范性专业;2004年我院师生在全省数控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大赛。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齐全,拥有数控加工中心、金属加工中心、液压传动、CAD、PLC、EDA、自动检测与转换、机床电气控制、汽车修理、会计模拟、电子商务、语言、计算机等实验室300余个,高性能微机2000余台,多功能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近40个,开通了千兆宽带网,设有两套卫星地面接收装置、闭路电视播放系统和外语电台。
图书馆藏书37万册,期刊杂志800余种,建立了中国电子学术期刊二级站,电子阅览室配有先进的计算机光盘检索系统和视听设备。
学院重视与海内外著名高校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阿姆斯壮大学、澳大利亚亨特TAFE学院、台湾远东技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关爱学生。学院采取奖、贷、勤、补、减等办法帮扶学生,仅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每年就投入200余万元。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及时排解学生的困惑。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省济宁市,地理位置优越,人文底蕴深厚,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读书求知的理想境地。学院秉承“崇德尚能、励志笃行”校训,确立了“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精品建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走产学研结合之路。2003年学院代表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参加并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先后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院党委被中
1989年山东经济学在济宁电大设立“山东经济学院济宁函授站”。先后开设了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经济管理学等专业,至2001年共计招生专、本科层次1100余人,现已毕业800余人。连续四年被山东经济学院评为“优秀函授站”,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会计、金融、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人才。
在与山东经济学院合作办学的同时,1999年济宁电大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工商业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合办远程开放教育。2002年首届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办的法律本科专业的学员即将毕业。
2000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办了远程学历教育—网上人大。开设了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院学生393人。已有113人领取了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有22人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学位。被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为鲁西南唯一一处远程教学服务站。
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设立了远程教学站,招生专业: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2004年东北农业大学、中南大学设立了校外学习中心,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专升本护理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是2012年“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六大核心专业群之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山东省特色专业、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设计方向)、工程监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估价5个专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会员单位,济宁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建筑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现有专兼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9人,博士2人,硕士以上52人,讲师、工程师28人,双师素质教师71人,注册建筑师、结构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61人,山东省建设工程招投标专家43人,省市级劳模2名,济宁市首席技师1人,齐鲁名师1人。近年来,系教师获得国家级专利一项,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9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先后选派多位教师出国访问学习,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来系讲学交流,与加拿大安德烈洛朗德大学、韩国草堂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系部现有棋艺社,简单影社,器乐社,电影协会,乒羽协会,篮足协会,幻光轮悠悠球协会,建筑协会,裁判协会,读者书画协会等数个学生社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拓展素质的空间。
经济管理系是二000年伴随着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诞生而设置的重点系部之一。现设置四个专业(会计电算化、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物流管理)58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000人。有教职工近6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30余人,博士2人,硕士40人,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年龄、学缘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该系设有标准化会计模拟实验室三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一个,一个物流理实一体化教室和两个物流实训室,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验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七个,另外,投资2200多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物流实训基地。二000年被山东省财政厅确定为省级会计电算化初级上岗证培训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院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另外该系还是济宁市会计学会、统计学会理事单位,WTO专家组成员单位。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活力的系部之一,被誉为“艺术设计的摇篮,文化传播的基地”。设有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4个专业,专职教师25人,外聘行业企业专家12人。拥有数量充足质量一流的专业画室、二维动画实训室、三维动画创作实验室、苹果平面设计实验室,与上百家文化传媒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受到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的一致好评。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有专职教师25名,兼职企业专家12名,高级职称占35%,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占70%,师资结构合理。他们有在国家、省、市大型动画片创作、广告短片创作中从事过总体设计和制作的专家;有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VI设计工作的,并具有很强的平面设计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有从全国各地名牌大学和艺术院校中引进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中青年专业教师。名师执教可以适应市场、引导创业,这也是每一名来艺术与设计系求学的学子的成才保证。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建有画室、手绘实训室、二维动画实训室、苹果平面实验室、三维动画创作实验室;与皇冠婚纱摄影公司、正邦广告公司、美之家装饰公司、济宁动漫城有限公司、青岛软件园、济宁电视台广告部、心相印形象设计公司等上百家文化传媒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和定向培养协议书,有效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系师生业余时间通过企业宣传册设计、企业标志设计、LOGO设计、企业文化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服装设计、海报设计、期刊设计、校徽设计、户外广告设计、三维动画制作、校园文化设计、影视广告制作、网站制作和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等项目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通过专业的系统作业模式,将艺术与商业结合于策略企划、专业视觉表现中,并用我们的经验来全面、有效地将企业的品牌及形象用最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企业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使大众产生最强烈的共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基础部现有专兼职教师50人,其中教授11人,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20人,承担着全院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体育、音乐、美术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并配合院团委、学生处及有关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基础部设有光学、电学、力学实验室各一个,实验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全息实验仪两套,为学生普通物理实验提供了保障。基础部科研、学术氛围浓厚,近几年来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部。基础部是一团结战斗的集体,曾被学院评为先进集体,圆满完成学院交办的各项任务,为学院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学院领导和社会各界关系支持下,日趋发展壮大。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拥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英语电台,三个多媒体语音室3个,可同时容纳150人上英语听力、口语课,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办学多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全部走向济宁和其他地市中小学讲台。在注意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学生的“专升本”工作,日常设有“专升本”辅导班,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2002年有38人报名,19人考取;2003年有110人报名,85人考取,占参考总数的77%,圆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大学梦。
文法系设有两个一级学科:法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二级学科:秘书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在校学生776人。全系现有教师38人,已形成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员结构合理的梯队层次。文法系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有的还在全国、省、市获奖,教师们的课件制作也多次在省内获奖。作为中国第三代报告文学理论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张立国教授已入选山东省社科人才库。同时该系还注重对普通话测试员的培养,孔腾文副教授已成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还有六位老师成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文法系教学设备完备;教师资料室藏书丰富,书报刊齐全,能够满足教师备课所需;两口语音室可供学生学习普通话用;一个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厅可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可使学生更便利的学习计算机等演示性课程;模拟法庭的设立对学生学习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供了实践的有利条件;文法系还有对外服务的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每天都有法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义务值班,无偿的进行法律咨询,进行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法律援助。
文法系现已更名为文化传播与公共事业管理系。现开设有学前教育、表演艺术、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主持与播音等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能力强。现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双师素质老师33人;博士1人,硕士24人;国家级作家1人,省、市作协会员7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1人,省级普通话测试员8人。现承担省级教育科研课题8项;已出版著作、教材37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76篇。系部实习、实训设施先进。设有多功能厅、舞蹈教室、数码钢琴室、琴房、画室、乐理教室、声乐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文秘实验室、录音室、演播室等实习实训室。系部现有文学社、话剧社、记者团、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剪纸协会、集邮协会、舞蹈队、合唱团等十几个学生社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拓展素质的空间。
汽车工程系创建于2000年7月,现有学生218人,专、兼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高工4人,设有机动车检测与维修一个专业。建立了汽车结构实验室、汽车新技术实验室、汽车检测维修实训中心、摩托车维修实训中心,拥有喷油泵试验台、电喷发动机试验台、汽车空调实验台、发动机综合测试仪、汽车解码器等先进汽车检修设备。该系走校企结合的路子,建立了山东东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济宁汽运公司汽修总厂、济宁进口汽车大修厂、济宁振宁汽修有限责任公司、公安局培训中心、公安局车管所检测中心等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该系的奋斗目标是发展学科、打造品牌特色、培养创新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该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在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创建于2000年8月,设有农学教育、环境管理与监测技术两个专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省内一批著名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受聘为该系的兼职教授。该系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在教学工作中强化基础,注重实践环节教学,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操作技能的合格人才为目标。现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等实验室及济宁中银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宁环境保护监测站等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建系以来,该系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系学术交流频繁,形式多样,已与国内十几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机电工程系是我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系部之一,设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四个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2002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2006年确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该系有一支年龄、层次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师队伍。我系共有专职教师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2.55%,双师型教师比例为65.96%,教师中老、中、青的比例为1:1:3,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42.55%,具有博士学位人数1人,具有硕士学位人数19人。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为100%,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0余篇,教师近5年编写出版的教材16部,近5年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
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4人,讲师11人,专任实训教师8人。设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科学教育、高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和网络技术五个专业,其中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为2010年从机电系分出,原有的计算机工程系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系。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717人。该系现有标准化的计算机机房8个,其中6个机房为网络机房,可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拥有微机460台。现有设备可流畅运行3D、PhotoShop等大型软件,支持教材所讲授的所有软件的运行。微机原理及接口实验室(2个),拥有综合实验箱32套和温控炉、步进电机等控制模型,可进行微机组成及原理、单片机、接口、微机控制及相关实验。微机组装实训室(2个),提供各种微机配件供学生进行微机的组装、维修实训。网络组装实训室(2个),提供学生进行典型局域网的组网、调试和网络维护实训。另有一个大型多功能厅和2个多媒体视听教室。计算机工程系视窗化软件的授课全部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提高了授课质量。该系拥有计算机专业图书1500余册,专业报刊8种,供师生查阅。该系认真落实学院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增设以技能训练和工程实践为主的综合短期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适应专业工作的能力。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
监察室(审计处)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
科研处
财务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基建处
后勤处
安全保卫处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工会
团委
广播电视大学
继续教育中心
实训中心
图书馆
信息管理中心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年度 | 类型 |
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及产品制作 | 刘利斌 | 2011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液压系统的维修与应用 | 吴晓路 | 2011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操作 | 李娟 | 2010年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汽车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 孙志春 | 2009年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工程机械CAD/CAM | 庄竞 | 2009年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 | 苏晓华 | 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 刘继修 | 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 蒋卫东 | 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汽车拆装与调整 | 刘立志 | 2010年 | 汽车教指委精品课程 |
工程机械结构分析与应用 | 吴冉 | 2010年 | 机电教指委精品课程 |
眼镜定配与加工 | 闫伟 | 2010年 | 相关医学教指委精品课程 |
建筑工程测量 | 初艳鲲 | 2009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张西忠 | 2009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数控编程与操作 | 王申银 | 2008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汽车电器 | 刘立志 | 2007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机械设计基础 | 吴冉 | 2007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汽车构造 | 孙志春 | 2006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机械制图与CAD | 庄竞 | 2006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 | 刘迎春 | 2005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主持人孙志春) |
2011年省级教学团队 | 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主持人李娟) |
2010年省级教学团队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持人刘迎春) |
2009年省级教学团队 | 数控编程与操作(主持人王申银) |
2007年省级教学团队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主持人孙志春) |
校训:
崇德尚能,励志笃行。
发展策略:
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精品建院。
办学理念: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抓手、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王宝海 | 党委书记 |
于建民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李邦志 | 副院长、党委委员 |
徐 峰 | 副院长、党委委员 |
孙志春 | 副院长、党委委员 |
省教育厅公布了《2013年度同意备案和撤销的高职高专专业名单》,济宁职业技术院2013年申报的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520110)、汽车定损与评估(580302)两个新专业顺利获批,将于2014年正式招生。两个新上专业分别由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并结合近年来相关行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状况进行规划和设置的。两个专业的获批,将增强济宁职业技术院重点专业群机电类、汽车类的整体实力,更好服务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至此,院专业总数已达60个,专业设置覆盖制造、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文化教育、生化与药品、艺术设计传媒等13个大类。建成了机电、汽车、生物等10个优势专业群,形成了校地紧密对接、专业根植产业、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山东省教育厅公示了2013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结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5项成果获奖。其中张兴军等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推土机液压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荣获自然科学类二等奖,黄福军等申报的《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率华娟申报的《〈觉醒〉的象征艺术》2项成果荣获人文社科类二等奖,胡玉婷等申报的《济宁市的物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张宏图申报的《过度讴歌的电影艺术》2项成果荣获人文社科类三等奖。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评审,院获奖数量和奖励等次均在全省高职院校领先,充分体现了省级特色名校建设对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强力推进作用。
2003年学院作为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的唯一代表首批参加并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被山东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劳动厅等部门授予全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在教育部“质量工程”立项中,学院位列山东省70所高职院校前8强、济宁市7所高校第1名。
学校地址:济宁市任城区金宇路3号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优化专业结构,突出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成绩。2003年学院作为山东省惟一代表参加并顺利通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党委先后被中共山东省委和中共济宁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六部门授予“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学院被评为“最受企业欢迎的职业技术院校之一”;被省教育厅、发改委等七部门授予“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财政厅等部门授予“山东省会计工作先进单位”;济宁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由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市场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与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财经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山东商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于7月19日落下帷幕。由经管系5位同学组成的院代表队经过努力拼搏,荣获大赛三等奖。
其实高考那会没什么好感,觉得就是个老得掉渣的学校,但其实等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学校的本科还没人家专科的人吃香,他们学校专业性很强,学的东西很实用的,用人单位很喜欢,现在我只想说,真是人才倍出啊,